按兵不动 猪企选择静观其变 猪价持续上涨来源:网络 热度:106℃ 2024/10/25 20:45:11 广告位26:文章内页(全站) ![]() 猪价上涨趋势明显自今年二季度以来,国内猪肉价格呈现回升的趋势,并于8月份达到高点。根据数据监测,8月18日,我国生猪(外三元)均价超过21元/公斤,连续7周上涨。 不过,随着生猪供给有所增加,9月的生猪销售均价降至18.96元/公斤,但依然同比上涨了近16%,猪价回暖的迹象非常明显。 根据A股十七家上市猪企的9月生猪销售简报,企业的销售均价普遍在18元/公斤以上。 上市猪企业绩回升在一波猪价上涨的行情当中,最直接获益的当属生猪供应企业。近期,牧原股份、ST天邦和大北农等上市猪企相继公布了业绩预告,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同比扭亏为盈。 其中,牧原股份从去年同期的亏损18.4亿元,回升至盈利100亿元以上。ST天邦从去年同期的亏损15.7亿元,回升至盈利13亿元以上。大北农从去年同期的亏损9.1亿元,回升至盈利1亿元以上。 养殖成本下降猪企盈利能力的大幅度提升,除了猪价上涨之外,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养殖成本的下降。 牧原股份表示,2023年以来公司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续下降,8月已降至13.7元/公斤,年底有望达到13元/公斤。 大北农7月份的养殖成本已降至14.6元/公斤,温氏股份8月份的养殖成本低于14元/公斤。今年猪饲料的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,加之企业针对性地提高了产能利用率,有效带动整体的养殖成本下降,增加了利润空间。 谨慎扩产面对猪价上涨的行情,有不少猪企发布了扩产计划。今年8月,新希望和华统股份分别募资38亿元和16亿元,用于养猪和偿还债务。 与以往的大举扩张相比,当下的扩产动作明显收敛了。甚至有企业表示,偿还债务才是企业未来的重心。 例如,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%,其募集资金的1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债务。同样的,华统股份地资产负债率超过75%,其去年账面货币资金仅为6亿元左右,而短期借款超过20亿元,还有接近20亿元的长期负债。 虽然企业对今年的生猪行情持乐观态度,但扩产不能快速变现,而饲料和猪场的资金投入是实实在在的成本。因此,大规模扩产不太可能成为今年的主旋律。 产能饱和仍存截至2023年7月,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4041万头,仍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。行业依然是供大于求的局面。 市场调节市场也在有意识的调节供给节奏,例如压栏和二次育肥。压栏是指生猪达到110-120公斤的正常出栏体重,但养殖户继续饲养。二次育肥是指养殖户购买正常的出栏猪,再养肥至150公斤左右。 ![]() 这两种市场行为都是为了应对短期内因供给过多带来的猪价下滑,并看涨未来1-3个月后的猪价,短期内能推高猪价,但长期增加了整体供给。 猪周期逐渐减缓目前,我国的养殖模式已逐渐规模化,猪周期的波动也在逐渐减缓,周期跨度或许延长到7-8年。 结论2023年的猪价回暖,给上市猪企带来了利好消息,业绩大幅回升。不过,企业在扩产方面采取了谨慎态度,注重偿还债务。目前猪肉市场供过于求,但压栏和二次育肥等市场行为对短期猪价有支撑作用。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,猪周期有望逐渐减缓。 阅读全文
广告位5:内页左侧(电脑端) ![]()
|
![]() ![]() ![]() +More
▌生肖运程
more
▌星座运势
more
广告位4:右侧300*250 |
广告联系:QQ 1755043837